王笑想了想,缓缓道:“换作是我,一开始就不会陷至这个地步。早前,宣府一丢,大同就可以弃守了,该让唐节回守雁门关。山西是门户,一定要守,粮草不足可以裁掉那些战力低下的士卒,只保留精兵守险要关隘,而不是迷信兵力,在平原与建虏决战。

其次就是民生,瑞朝治下贫瘠是不假,但并非没有出路,花心思治理山西各地,该换的文武官员撤换,只要政治清明,凭精兵与地利便可稳住局面。贸易可作为补充,宣府没了还可以走河套与蒙古贸易。获得牛羊的同时,还可牵制与分化建虏。办法还有很多,但……”

唐芊芊叹道:“但做不到……这些我也想过。可一年多以来,我也只来得及设立察事府,何谈大刀阔斧改革?”

“是啊,瑞朝的权力构成就是那样,将领全都有私兵,成分复杂、水平又低,还是一起打天下的,不好轻动。朝中又缺少文化人,民间缺少商绅……问题太多。没有大魄力的话,要有改变也是千难万难。”

王笑摇了摇头。

——唐中元要能做到这些那就不是唐中元了……

“只说在多尔衮刚渡黄河时,笑郎会如何应对?”

“肯定是不会跑到渭南来决战的。”

王笑心想,莽夫才会跑来决战。

“据城而守,撑到楚军在德州战场取得战果,只要把多尔衮熬成疲师,甚至可以在关中把他包了饺子。实在不行,退守汉中也是不错的选择。他太想速胜了,老不以筋骨为能,何必……”

说到这里,他忽然明白了唐中元的心境。

就算苦苦支撑下去,国力折损太多,早晚还是要败给北楚的……

拉不下这个脸子,或者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没那份心气了……

——嗬,一个老农民,当皇帝一场,一辈子也值了。

唐芊芊同时也明白了这些,脸上泛起一丝苦笑,像是有些抱怨地嘟囔了一句:“活到头都不肯听我的劝……”

王笑搂着她,低声道:“我和儿子都是你的亲人。”

这句话没头没尾的,但足见他很了解唐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