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也是相貌堂堂,翩然佳公子模样。
“冒兄想说什么我自是知道。但,王笑与董卓不同,我们与何进更不同。”侯方域道。
他说话时忍不住又向门外看了一眼,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冒襄道:“人不同,道理却相通,乱世强者为雄、兵者为王。方以智劝我们引王笑入南京,这是干戈倒拿,将柄端递给别人,一旦功决不成,你我便成乱恶之台阶。”
侯方域道:“当年何进是大将军,掌握兵权,引董卓诛十常侍确实是不智。但如今我们是什么人?只是未中第的书生耳。
反观郑元化、应思节又是什么人?手握重权,欺压幼主,倒行逆施,使江南民不聊生!若不引王笑清君侧、诛权臣,我们便任他们一直把持朝政?或者眼看冲突再起,战乱席卷江南?”
冒襄嗤笑一声,道:“驱虎吞狼,不智也。”
“事到如今,已无路可走。徐州这一战死了多少人你也知道,大家都是楚朝臣民,本该合力抗虏,如今……生黎何辜?
郑元化趁火打劫在先,误的却是陛下。现在山东已有消息传出,齐王有称帝之意,一旦他与王笑造反,祸起萧墙之内,国必亡矣!
还有江南官气……烂透了啊,郑党敲骨吸髓、搜括民财以奉骄兵悍将抵挡王笑,若再不扫除这些奸邪,局势必愈演愈烈!”
侯方域说着长叹一声,开口又念了一句诗:“一年血比五年税,今岁监追来岁银。可怜卖得贫儿女,不饱奸胥一夕荤……江南如有大病,急需猛药,我愿作引。”
他这边声声动情,冒襄却是好整以暇饮了一杯茶。
“朝宗,你实话和我说一句。”冒襄缓缓道:“想要清君侧,你是出于一片公心,还是为了……个人的前程。”
“你我相交多年,你便是这样看我的?”侯方域不可置信。
“我信你,但我不信沈次辅。”
侯方域道:“我们本就不是为了沈次辅,方兄与陈兄都说了,等除掉了郑元化,我们让沈与王相斗,只等天子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