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愤然指着王珠,但……说不出话来。

他发现自己真的完全不知道怎么反驳,想骂一句“去你娘的”但又不敢。

“你到底想要怎样?!”

“蠢材,我都说过了,我要见李淏……”

……

次日。

王以文说了王珠是如何揭破那三条计策。

李淏微微一笑,道:“此人竟能看出我的三层计策,倒也有几分手段。”

王以文不敢提及“志大才疏”、“眼高手低”这些内容,只好又道:“他还说,世子投靠建奴,借了建奴之势。大君却两边不靠,恐是略输了一筹。”

“能看到这个层面……看来他确实值得一见。”李淏大度一笑,挥了挥手中的折扇,道:“既如此,请他过来吧。”

过了一会,李淏转头看去,见王以文领了一青年男子走来,想必便是王珠,其风采让人一见心折。

他们走到庭中,自有侍卫上前要给王珠搜身。

“不必搜了。”李淏摆了摆手,亲自迎上去……

李淏时年二十八岁。他五岁起便学汉学,先是师从南人学者尹善道,后又师从西人学者宋时烈,从小就颇有才名。

李淏少时问尹善道处身之道,尹善道回答“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从此李淏感悟到韬光养晦之道,饮酒享乐度日。但丙子胡乱之后,他身为朝鲜王子,沦落异乡为质,方才明白家国危难之际根本就没有什么清歌妙舞,唯有男儿奋发,振兴朝鲜。

为了这个抱负,他能忍辱负重,也自问胸襟气度不低。因此,今日一见到王珠,便存了交好、招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