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花了些钱,但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吃喝一场,堂哥匆匆离开,去火锅店忙碌。
见到堂哥这么忙,张岩想了想后,索性与堂哥一起来到他开的火锅店。
店面不大。
二十张桌子。
4、5名员工。
但因为房子是自己买下的,所以投资还是不小的。
张岩也没闲着,换了套服务员的衣服后,帮忙端茶倒水擦桌子什么的。
这让张明颇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堂弟来看自己,却让他帮忙干活儿。
忙到晚上9点多,客人渐渐少了一些。
没有那么忙了,张岩找到堂哥。
虽然不太知道店里的收入,不过看今天的情况,生意不错啊?
“哥,怎么没有多请几个服务员?”张岩道。
就算多了个他这么个帮小忙的,店里也还是挺忙的。
张明苦笑一声:“店里的收入不太乐观……”
听了堂哥的讲述,张岩挠了挠下巴。
因为不愿意使用廉价的食材,还有那些科技狠活儿,地沟油口水油更是不可能出现。
让堂哥的火锅店的经营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但偏偏不用科技狠活儿,火锅的口味比那些用了狠活儿的差了不少。
生意不错也是有些识货的老顾客捧场,渐渐积累的口碑。
只是差不多也就这样了。
至于说为什么明明使用的也是比较好的食材的萧记火锅的收入却不错。
因为两者间的体量就没得比。
萧记楼上楼下,加起来两千多平方,每天消耗的各种食材相当多,所以自然有比较廉价的食材供应。
这部分的利润,再加上其他一些方面的收入,让萧记的盈利相当可观,却也不用使用很多的科技。
而这无疑也是小店小铺的无奈之处。
想要盈利,就得使用比较差一点儿的食材,就像之前张岩刚回家的时候,曾去菜市场卖过菜。
下午的时候只剩菜底子,都不太新鲜,或者被挑拣磕碰的菜,很廉价的就卖掉了。
不过这部分菜也都是能吃的,并不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