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极拳正好相反,市面上流行、随处可见的太极拳,甭管什么杨氏太极、刘氏太极、陈氏太极,都是大架太极拳,只能健身而不具备实战效果。

那种觉得“太极十年不出门”,只要功夫深,就能靠太极练成高手的人可以洗洗睡了,大架太极拳就不是打架用的,靠大架太极拳永远也成不了高手。

而中架太极拳就可以拿出来打架了,至于小架太极拳,那算一门秘传,非正儿八经的武道修行者不得传授。

原本太极拳是没有什么中架、大架的说法的,不过,近代历史上有一位武道大师杨露禅,为了将太极拳发扬光大,硬是把太极拳的肌体发力方式,演化为舒展的拳法,展示出来给大家看罢了。

也就是说,所谓中架和大架太极拳,根本就是太极拳的入门,是让人体验太极拳运力法门的基础练习方法,根本不是用来格斗搏杀的路数。

杨露禅先创立出中架太极拳——当时还不叫中架——结果发现一帮学拳的太爷们还是嫌这样的拳法练习起来太难。

于是这位太极宗师只好继续将太极拳动作放大、舒展、降低难度,继续创制出更简单易学,动作更舒展的大架太极拳,这才算是将太极拳的练习门槛降低到了约等于无的地步。

有了大架太极拳以后,前面的那一路拳法自然就被叫做中架太极拳了。

所以对于常人来说,练习太极拳从大架开始,然后随着功夫深入骨髓,发力收力的动作越来越小,就要练习中架、小架太极拳,直到平日里一举一动,自然带有一股太极拳的圆劲,那才算是太极拳真正入了门。

到了这个地步,在柳生元和看来,也不过是修行者刚刚做到全身上下浑不受力,达到所谓“飞蝇不能落、一羽不能加”的地步,离修成“阴阳合一,无本无化”的太极武道理念的最高境界还早得很呢!

而且,就算能够修持到“阴阳合一、本化一体”的境界,对柳生元和来说也没有多大意思——既然不得长生,那就没有意义。

何况以力量来说,即使达到太极之道的终点,却也未必经得起他拔剑一击。

……

“不要不要,元和,还是你教我吧,最好能有什么方法,能让我快快学会的那种。”听完丈夫对太极拳详细讲解,小林樱拉着丈夫的手左右摇摆,开始使用她的专用技能。

“——这个,放在别人身上不行,但是放在你身上,似乎还真有一条捷径可以走。”柳生元和沉吟了片刻,说道。

“先生、夫人,我先告退。”中野大茂看柳生元和要正式传授武技,连忙自觉地发声告退。

这种武道秘传在任何一个流派中,都是不允许别人偷听的,中野大茂既然以管家自居,论起眼色他当然不缺。